80b8b420-21e3-45eb-8762-dfea9a0af224 跳到置頂內容 跳到主要內容 跳到置底內容 跳到置右內容 :::
「物聯網應用工程師」專區的圖片
:::

鑑定制度與評鑑內容

鑑定制度架構(更新日期2024/01/17)

專業級等

建議報考對象

考試科目

評鑑方法

通過及授證標準

Level 1

初級物聯網

應用工程師

1.  大專學生(含畢業生)

2. 建議應修過物聯網概論與無線通訊概論,並具開源軟硬體的使用經驗

※以資通訊相關科系大三以上學生應考為佳

1.  物聯網基礎架構概論

2.  物聯網系統與應用

電腦測驗

(單選)

  • 一次報考兩科:總分達140分,但單科成績不得低於60分
  • 分次報考:需在三年度內完成兩科目考試且成績皆達70分

Level 2

中級物聯網

應用工程師

1.  大專畢業

2.  具2年(含)以上之物聯網系統規劃相關經驗

3.  具初級物聯網應用工程師證書

1. 物聯網整合應用與雲端平台設計實務(學科)

2.   物聯網應用實作(術科)

電腦測驗

+

術科實作

  • 單科成績達到70分表示及格
  • 達70分之單科成績,可保留三年
  • 兩科皆通過始可申請證書

註1:建議報考資格為「建議項目」,並非須具備該資格才可參加鑑定考試。

註2:本鑑定可以越級考試,並無限制必須通過初級才能報考中級,考生可以依照評鑑內容及主題的難易度來判斷適合之級等。

 

初級考試評鑑內容(更新日期2024/01/17)

科目一:物聯網基礎架構概論 評鑑主題與內容

評鑑主題

評鑑主題

評鑑內容

知識點

科目一:
物聯網基礎架構概論

1.感知層感測技術(30%)

1-1.感測器原理與應用(20%)

l  感測器工作原理、技術、特性與相關應用實務規劃。

1-2.無線射頻辨識(RFID)技術原理(10%)

l  RFID基本原理、主被動式RFID差異、通信距離、RFID防碰撞機制、RFID ISO標準規範、RFID天線設計基礎。

2.網路層通訊技術(30%)

2-1.網路層通訊技術基礎(20%)

l  無線通訊基礎、OSI七層架構、IO-Link、MQTT、CoAP等物聯網常用之通訊協定特性。比較4G、5G、NB-IoT、Wi-Fi、Zigbee、LoRa、NFC、Bluetooth通訊標準。

2-2.電磁波安全規範(10%)

l  電磁波規範、電磁波防護與防干擾設計實務。

3.應用層服務架構(35%)

3-1.物聯網雲端服務平台(15%)

l  SaaS、PaaS、IaaS雲端服務平台規劃與差異比較、實務應用。

l  雲端服務平台基本知識,如:AWS、Google GCP、MS Azure等。

l  雲端數據處理平台基本知識,如:Hadoop ecosystem, 包含 MapReduce, HBase, Zookeeper, Hive, Cassandra等。

3-2.物聯網與行動應用設計與趨勢(20%)

l  GPS定位系統工作原理與特性、RTLS定位系統工作原理、4G及5G行動服務特性、iBeacon與EddyStone在LBS應用之差異比較。

4.EPCglobal
 (5%)

4-1.EPCglobal基本技術原理與架構(5%)

l  EPC技術原理、EPC標籤類別、EPC標籤與條碼比較。

科目二:物聯網系統與應用(軟硬體整合規劃)評鑑主題與內容

評鑑主題

評鑑主題

評鑑內容

知識點

科目二:
物聯網系統與應用

1.軟硬體整合規劃(50%)

1-1.系統元件與架構(20%)

•物聯網基本元件:Device、Resource、Control Service、Database、Web Service、Analysis、Application

•常見物聯網應用架構、元件。從應用選擇元件,或者是架構申論:

ü家庭自動化(燈、家電、入侵偵測、瓦斯)

ü智慧城市(停車、道路指引、建築安全、監控)

ü環境(天氣/空汙/噪音/河川監控、森林火災)

ü智慧能源(電網、環保能源、能源預測)

ü零售(盤點、支付、販賣機)

ü物流(路線優化、車隊/運輸監控、遠端除錯)

ü農業(智慧灌溉、智慧溫室)

ü健康(穿戴裝置、健康/運動監控)

•IoT與M2M

•大數據分析平台與架構(ex:Apache Hadoop)

1-2.簡易系統故障問題判斷與排除(20%)

•  物聯網應用之故障判斷與排除方法

•  RF-level、Accuracy-level、System-bottleneck、bandwidth-level、Computation-level、Storage-related、Real-time issue、Attack等故障判斷與排除

•  無線段:Signal noise、Collision、Signal strength、Signal Quality等故障判斷與排除

•  資料準確度:影像處理、生物辨識

1-3.物聯網資訊安全(10%)

•  物聯網資安標準與加密機制等 (對稱/非對稱加解密、數位簽章、資料完整性、不可否認性)之原理與應用。Hash的應用與缺點、Hash雪崩效應

•  物聯網應用的隱私相關議題、隱私保護技術比較等

•  各類可能的攻擊:DoS、DDoS、密碼暴力破解、竊聽、Reply attack等,可能對IOT各元件造成的衝擊以及後續處理方式

科目二:物聯網系統與應用(軟硬體設計)評鑑主題與內容

評鑑主題

評鑑主題

評鑑內容

知識點

科目二:

物聯網系統與應用

2.軟硬體設計(50%)

2-1.物聯網硬體設計基礎(25%)

•  SPI、I2C、UART、RS232/485、CAN、GPIO、Relay相關知識

•  Arduino/Raspberry Pi 控制數位/類比接腳,相關接線、程式控制與資料處理

•  使用CoAP/MQTT/XMPP/AMQP傳送資料之基本知識、特色、差異與目的

•  常見的物聯網通訊模式:Request/Response、Publish/Subscribe、Push/Pull、Exclusive Pair

•  REST-based request/response 通訊API

•  WebSocket-based exclusive pair 通訊API

2-2.雲端環境數據收集與平台設計(20%)

•  物聯網資料交換格式

•  Message Service、訊息交換服務架構、PLC、OPCUA等

•  物聯網數據採集與可視化等

•  雲端服務平台規劃與實務應用

•  各種雲端服務平台的特性與差異比較、評估

2-3.智慧製造流程優化與成本控制(5%)

•   智慧工廠應用架構

•   智慧工廠相關國際標準

•   智慧工廠物聯網感知應用方式:如機械手臂、視覺辨識等

中級考試評鑑內容(更新日期2024/01/17)

考科1(學科):物聯網整合應用與雲端平台設計實務

考試時間90分鐘、單選60題

學科:物聯網整合應用與雲端平台設計實務
評鑑主題 評鑑內容 知識點
1. 嵌入式系統開發基礎(30%) 1-1. 嵌入式系統與行動裝置物聯網應用設計(15%) •      開發板共通性基本功能概念
•      在特定的使用情境下應採用何者嵌入式系統與系統除錯
•      異質嵌入式系統整合方式
•      基於行動裝置之物聯網應用
1-2. 感測與辨識技術整合應用技術原理(15%) •      感測器與微型控制器(MCU)傳輸I/O介面
•      各種物聯網相關應用等
2. 物聯網通訊技術應用實務(30%) 2-1. 物聯網通訊技術應用(15%) •      各種通訊技術及應用
•      物聯網常用的通訊協定之差異與應用領域
•      IPv6概論、6LoWPAN用等
2-2. 物聯網系統優化與問題排除方法(15%) •      提升物聯網系統執行效率的方法
•      特定物聯網應用情境下之異常問題判斷與可行的排除方法
•      網路層優化與平台層優化方式
•      訊息處理層優化方式等
學科:物聯網雲端平台設計
評鑑主題 評鑑內容 知識點
3. 物聯網雲端平台設計(40%) 3-1. 物聯網與Web API 網路服務架構(15%) •      物聯網裝置如何透過Web API交換訊息
•      物聯網裝置如何與網站資訊產生互動
•      Web API資料輸出格式
•      Web Socket 與 AJAX 之應用
•      具有Web Socket 之周邊相關設備的趨勢等
3-2. 物聯網資料儲存與雲端應用設計實務(15%) •      不同型態之NoSQL DB與物聯網的整合應用
•      各種層級的資料儲存技術
•      虛擬化技術概論、應用複製技術概論
•      如何依照物聯網屬性,選擇需要的雲端平台
3-3. 物聯網資安架構規劃(10%) •      物聯網常用的資料加密技術
•      資料去識別化與隱私權之考量
•      物聯網實體裝置與雲端應用之系統架構規劃
•      設備實體安全與資料竊取等
•      相關資訊安全規劃

考科2(術科) :物聯網應用實作

考試時間180分鐘

※ 以Arduino、 Raspberry Pi 、 LinkIT 、 Micro:bit 、 ESP8266開發板進行命題

術科:物聯網應用實作
評鑑主題 評鑑內容
嵌入式系統整合應用 Raspberry Pi 、 Arduino 與 Micro:bit 等嵌入式系統
感測與辨識技術整合應用技術
物聯網無線通訊技術
物聯網系統優化與問題排除
物聯網雲端平台設計 物聯網與 Web API 網路服務架構
物聯網資料儲存設計
物聯網雲端應用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