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獲證者群星名人榜
高震宇
電動車機電整合工程師
電動車是未來車輛發展的趨勢,在就業市場上如果覺得電動車的證照也極具競爭力,欣欣客運於107年11月成立台北市第一條電動公車路線,個人有興能夠成為該站的電動車維修人員,在公司的安排下參加了電動車機電整合工程師的訓練,受訓後感覺無論是在工作上或學理上都有很大的幫助,也很高興還通過了測驗取得了證照,未來如果還有機會,希望能夠參加更多有關電動車的培訓。

受訓期間對於老師所提供的講義都會畫重點,下課的時候稱對有疑問的地方都可以向老師詢問,老師也非常熱心的回答我們的疑慮,也購買相關的輔助書籍,對於非科班出身的我們這些輔助參考書籍可以提供很大的幫助,網頁上也有歷屆的考古題,在看書之後可以實施自我的測驗,只要努力就會有成果。

電動車的維修人員很多,但是如果那有證照加持,在工作上也具備的相當的公信力與說服力,公司對於人員的培訓也是相當的重視,願意以公費提供電動車人員受訓取得證照,對於取得證照的人員,也會優先派只提供比較好的工作環境與機會,在考績還有獎金方面都會給予較大的提升。

「學海無涯,唯勤是岸」

電動車是個新興產業,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自我努力,精益求精,與時俱進,才不會被淘汰,不斷的學習新知才是正確的方向。


林柏宇
電動車機電整合工程師
1. 因應電動車發展趨勢,開發者需要考慮的項點,與消費者所需要的服務,兩者是息息相關。若無法同時考慮雙向的需求,將兩者的特點融合並量產,又怎能讓電動車被市場所接納?

2. 提升自我的價值感:新創的業界,並沒有過去的歷史包袱,所以需要大量的新的思想與創造力的加入,更多的人機介面的需求,若無法將其整合,勢必造成電動車的推行更加的困難。"

除了在學校上課認真聽講以外,在一般的業界大家並不會分享此類的相關資訊,所以在廠內結合實務的操作與故障的分析,配合學校提供的參考書目,實際的術科實習以及量測,都讓我們對電動車的認知有非常大的提升。且在上課的時候,學校教授常常分享以前拍排除過故障案例,透過小組的討論與分析,更能體現出教授的結論對於實務上的幫助。且容易形成討論的小組,回到業界遇到問題,也不至於無人可問。

1. 對自己的期許:對於自己是一個正向的肯定,注助益不是外界所給你的,更多的是自己挑戰自己自己肯定自己,當你把挑戰習以為常,就沒有什麼能夠阻礙到前進成功。
2. 工作的轉換:通過外部培育單位的學習,讓我們可以知道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所以當通過考試的時候,那種成就感是沒有辦法用金錢衡量的。

很多時候處處是挑戰與困難,但如果你沒有足夠的勇氣與技術,根本無法突破任何的困境,相信自己義無反顧地學習,將是你獲得成功的第一步。

張紹謙
電動車機電整合工程師
工作需求:高中、大學、研究所期間,有從事約8年汽機車修理(打工),本身就已經有了相關技術,最近幾年電動車發展越來越厲害,自己本身也有補充電動車相關知識,就來早點考取證照~
提升自我價值:如前面所述,除了工作上有的電動車知識,本身在學校也是資電類,對馬達、電池、控制器等等架構都有一定程度了解,正好此證照也是跨了許多不同領域,考這張這照也是證明自己。
畢業要求:另外一點,大學對於這張證照也有承認,畢業門檻、報名費補助等等,能用的資源我全都要。

就裸考阿XD
啊不是,本身還是要有熱情。我本身就愛玩車了,在校也是資電類,很早就知道電動車效率上比汽油內燃機高上許多,以馬達驅動汽車的方式一定是個趨勢,自己在課餘時間就都有在研究馬達、控制器、電池這些相關知識。考試中對於一些專業性題目都輕輕鬆鬆,有額外閱讀的題目就是相關法規。

畢竟證照還是制式考試,頂多證明有最基礎能力僅此而已。
工程方面的證照很多都是這樣,業界所需要的技術早就遠大於證照內容。
當然像律師、代書、醫師、機師等等證照還是必需品。
更多時候證照是擺給客人看,在學期間打工時,有這張證照,就好像比別人更懂一點電動車。

我常常跟學弟說,別去考勞委會的證照,沒屁用。
考iPAS通過率20%,考過才是你的東西,還可以領學校補助及畢業門檻折抵,超爽的好不好。
而且是最近幾年才開的證照,知識內容都是新的,不會出現2021年還問你1990年的知識,這種情況。
講真的,如果考試問我1990年的問題,我還真答不出來,丙級就真的是問體這種問題。如何解?都是靠背題庫。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