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獲證者群星名人榜
許峰瑜
智慧生產工程師
於大四透過實習媒合進入歐權科技實習接觸智慧製造相關工作。剛進公司時公司準備擴廠因此我的主要工作內容為規劃公司擴廠。從設備規劃與採購、電力配置、空壓、電壓計算、設備布置、產線規劃、工廠登記到自動化導入與機聯網建置。因此藉由智慧生產工程師證照之課程熟知智慧製造設備知識,搭配過往技職學校所培育之機構設計與繪圖能力,確實運用於實際產業,並對公司帶來效益。
為了能夠成為以管理為主機械為輔並具有跨部門溝通的能力,高職為機械群透過技優甄審進入虎尾科大工業管理系轉戰大學工業工程與自動化。於大二暑假時參與經濟部與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所舉辦之「2020智動化系統整合工程師特訓計畫」透過面試進入發那科學習。跨領域學習已推動多年,大學修習過製程最佳化、數據分析、提升工廠效率、找出工廠問題來改善等工業工程相關課程。參與活動前,對於機械手臂、自動控制等知識僅限於理論,鮮少實際操作。經過兩個月的學習,對自動化產業有更多的了解,對過去所學之程式語言也有更實務的應用。讓我更瞭解產業技術與脈動外,更能掌握職場所需,回到學校學習時將更有方向。參與此活動所學習之知識也剛好運用於智慧生產工程師考科中。 因此我認為一張證照考試的準備不單只是短期的課程訓練而來,應該要由平時的學習來培養專業職能,多參與其他課程與活動隨時提升自我競爭力,藉由考照來驗證實力,才是身為學生該做的。
通過智慧生產工程師能力檢定後,除專業加給5000元外,目前正在進行工廠產線自動化設計,發現自己缺乏機台操作實務,對機台不夠了解,因此公司安排我進入加工課學習,從治具安裝、機台保養、程式撰寫、刀具選用、轉速進給的knowhow…扎實的學習工具機操作相關技術,期望未來新培養的能力搭配智慧生產工程師所培養之職能能夠支持我進行產線規劃、自動化設計時能夠以人為本、為加工者、客戶設身處地進行改善與設計。
學生大多會陷入證照迷思,總會不斷的想了解【這張證照有沒有]。透過數家企業之面試,就個人認為,在學期間擁有學校資源與補助時應盡量考取,某些證照的重要性不在技術面而是對架構的瞭解。任何的技術與knowhow大多由職場實作而來,身為學生要做到的是對基礎技術、專有名詞等要有一定的概念,在未來面臨跨部門溝通時,才不會雞同鴨講。證照的價值不一定在於證照本身,而是考取證照的過程所學的知識與概念。所以在學期間除培養人脈,學習專業之餘,何不妨多利用校方資源考取證照,驗證自身所學,為自己的履歷多加分。
何施鋒
智慧生產工程師
報考 iPAS 初級智慧生產工程師的主要動機是希望能夠提升自己在智慧製造領域的專業能力,並為職涯發展奠定更穩固的基礎。在製造業數位化與自動化快速發展的趨勢下,智慧生產已成為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關鍵,因此具備相關的知識與技能對我來說至關重要。
首先,我花時間深入了解考試範圍和重點內容,像是智慧製造的基本概念、設備連結技術,以及相關的實務應用。官方提供的考試大綱和學習資源是我準備的核心參考資料。我也為自己安排了每天固定的學習時間,一步步掌握每個主題。同時,我也參加了相關課程,不但釐清了不少模糊的概念,也讓我接觸到更多實際應用的案例。為強化理解,我常以筆記記錄重點,並繪製流程圖幫助記憶。另外,我也積極練習模擬試題,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並找出不足之處,再針對性地加強。對於技術操作部分,我透過實作練習,提升自己處理實務問題的能力。
通過 iPAS 認證,讓我對產業需求與趨勢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也提升了解決實務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在數位轉型與自動化應用的實際操作方面。這項認證不僅增強了我的自信,也激勵我在智慧製造領域追求更高層次的挑戰,公司亦提供通過認證的獎勵金 5000 元。整體而言,iPAS 能力鑑定不只是一張證書,更是我專業實力的象徵與職涯發展的助力,為我帶來了更多機會與可能。
持續學習與精進專業是面對未來職場挑戰的關鍵,希望後進者勇於接受挑戰,不斷提升自己;而我也期許能在智慧製造領域發揮所長,創造更大價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