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獲證者群星名人榜
林文彥
物聯網應用工程師
身為教師的我們,在鼓勵同學報考的時候都會想到 自己是不是也先要考一張呢? 但是要面臨這樣的考驗時 ,當下是很擔心的。後來因為有補助,所以 就勇敢地報名下去了。 不過卻發向 安排的輔導時間我都到不了, 甄的是太謊恐了,深怕自己沒考過,就點丟臉了,哈哈。
所以同學的期待是我最大的動力,讓我可以勇往直前。

很想參加校內安排的業師輔導班,但是後來發現,自己太忙了常常沒能參加,或是只能參加一半的課程。只好利用錄影的影片自我學習,另外會搭配考古題一起練習。

對於考題的整理跟練習我有幾個方法:第一次做題目時,我會去注意每一提的難易,後做出標記,第一次不會的題目,要畫三顆星。然後去找出這些題目在教材的哪一個章節。一次通過的題目就不再標記,最後考前複習的時候,只看畫三顆星的部分。

考古題的答案都要遮起來練習,不可以用看答案的方式來作答,這樣有可能以為自己知道,但是其實沒有吸收。

每次複習都要堅持不要看看答案做答。並且不會的題目,一定要去找出原本的文獻跟資料,並做延伸,才能融會貫通。

可以大聲的跟學生說,我老人家都通過了,你們一定可以。且老師評鑑有加分,同學看的見,也是對自己專業能力的肯定。未來也想挑戰中級以上的iPAS證照,可以讓自己在專業領域上更有鑑別度跟自信。且要跟同學勉勵,只要依循系上的輔導腳步,通過不是問題!!

具備專業證照,除了可以當啜畢業門檻,也可以提稱自己的就業能力! 希望大家跟著老師學學長的腳步,可以一起邁步向前,大家一起走,此路並不孤單!!

陳軒禾
物聯網應用工程師
我就讀義守大學資訊工程系,原先對於電腦等科技本來就很有興趣,所以當系上教授在推廣iPAS證照時,我也沒有想太多就決定報名考試了。其中動機主要是增廣見聞提升自我學術素養,以前幾年來說,大家都在討論萬物物聯網,因此我報名的這個物聯網應用工程師也不謀而合,尤其未來連線技術確實會讓生活中許多家電都逐步智慧化,因此這樣的多考張證照,不為證明什麼,時勢就是如此。

學校教授有提供一些參考書籍,並且另外有讓報名的同學們可以相約上課,對學習一些新知,對於在學期間的我實在是收穫滿滿,另外我自己也會上網多查詢一些相關的資料,也就在這準備的同時能更了解台灣科技產業的動向如何才代工階段跳脫出來,變成產業鍊的更上游,我自己本身在準備證照上會有計劃的進行,掌握方向,從大方向去查閱相關資料。

從小到大,從英文檢定到學科測驗,其實無數的考試都是一項挑戰自我的過程,得到的收穫及成長永遠都在自己身上,在學期間通過iPAS對我的正向助益就是對於科技新知的更認識,跟教授互動更緊密,雖我畢業後並無在本科發展,但至少曾經的知識在與客戶廠商夥伴分享時都能更加有話題及分享的元素。

無論你現在處於什麼階段或者對於未來有些徬徨,這都是人生階段畢竟的過程,在科技發達的現今,許多產業可能面臨轉型,以不再像過去那般的台灣錢淹腳目,但這些錢淹在一些有眼光才看得到的地方,持續精進,增加職場敏銳度,別放過每個技能提升的機會,很多如iPAS這麼棒的平台可以去探索。

2